2023-06-11 09:39:48 来源:人民日报
核心阅读
推进生态治理、建设文化小镇、发展青年文旅消费……为了让传统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,陕西西安打造“十里沣河”文旅带,推出沉浸式文旅场景,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发展,让文旅带成为水清岸绿、便民利民的发展带。
【资料图】
一脉沣河水,一座长安城。
沣河流域是西周王朝的中心,是陕西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起点。这里有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丰、镐二京,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的诞生地,见证着中国历史的辉煌灿烂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。
如今,古老沣河焕发出文旅融合新活力——当地以沣河为主轴,充分整合文旅资源,打造“十里沣河”文旅带,创新发展沉浸式、体验式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新业态,吸引了不少游客。
水清岸绿,利用河流自然形态打造生态节点
站在沣河大桥上眺望,河面宽阔,水清岸绿,水鸟不时掠过,一派自然风光的滨水生态景象。
十多年前的沣河可不是这样。家住西咸新区高桥街道的村民王治回忆,以前沣河水质特别差,河道两岸杂草丛生,岸边成了垃圾倾倒场,有时远处都能闻到异味。
“现在,脏水沟没了,空气清新了,你看,平时难得一见的水鸟越来越多了!”王治指着远处飞翔的群鸟说。近年来,当地政府实施了沣河治理综合工程,以“柔性治水、生态治河”为理念,治污、净水、增绿等多措并举,利用河流自然形态打造生态节点。
据了解,近三年来,西咸新区辖区内沣河两岸绿地面积增加了2600余万平方米,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,白鹭、白鹤、黑鹳、绿头鸭等以前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也逐渐在此安家,日常可观测到的鸟类有20余种。
每逢周末和节假日,沣河两岸也是热门的露营地,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度假,体验绿色沣河的魅力。
活化历史文化,推出沉浸式文旅场景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……沣河之滨,在全国首个以《诗经》文化为主题的诗经里小镇,游客们不仅可以游览体验,还可能与“采诗官”邂逅,共同吟咏《诗经》篇章。
展开“十里沣河图”,一个个文旅目的地联结起古今文化;昆明池七夕公园,情侣们可以穿着传统服饰登记结婚;丝路欢乐世界,以山海经为主题的西域古城探秘项目“马可·波罗探秘之旅”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古丝路文化;丰镐二京遗址、太平遗址、阿房宫遗址、沙河古桥遗址,考古专家们在探源中华文明的道路上孜孜不倦……
“我们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,深入研究旅游市场需求,积极使用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等技术,推出具有穿越感、沉浸感的文旅场景,让更多市民感受到‘微旅游’‘微度假’的文旅魅力。”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副局长杨彬彬介绍。
如今,“十里沣河”文旅带上已建成各类文旅项目42个,由18条绿道和9个文化场馆相互串联,共同释放文旅新活力。
年轻态、活力范,文旅融合吸引力持续提升
不久前,一场活力满满的音乐节点燃了“十里沣河”,数万名游客云集欢乐谷。“你想想,在《诗经》起源地参与万人合唱,是怎样一种美妙的感觉?”入住当地民宿的宁夏游客王玺,踏着节拍在音乐节上尽情欢乐。
在距离欢乐谷不远的沣东足球公园,前不久举行了中国足协青少年锦标赛男子U11组北1区的比赛。这里有西北地区唯一的世界杯级别专业锚固草坪顶级球场,来自北京队的小将杨艺涵很是兴奋:“在这个球场上比赛,我感觉很好,一场打进了4个球!”
而在丝路欢乐世界,来自河南郑州的游客王可心观看了音乐剧《丝路之声》。该剧利用裸眼3D、全息投影等技术,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,这种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符号的有机融合让她十分难忘:“汉代的长安集市空降舞台,‘汗血宝马’在舞台上飞奔,一下将我拉进了过去。”
“我们对文旅带开展针对性传播,打响青年文旅消费品牌,积极培育更多年轻态、活力范、时尚感的文旅产业。”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文化文产部部长任静表示,针对青年游客追求文化消费、个性体验和社交分享方面的需求,西咸新区甄选优质资源,结合短视频平台、旅游博客等互联网平台,推出亲子游、研学游、时尚游等文旅产品,持续提升文旅融合吸引力。
乡亲荷包鼓了,家门口就业吃上“文旅饭”
乡村旅游、精品民宿、文创产品、传统农耕……“十里沣河”文旅带的快速起步,不仅让沣河这一传统文化品牌焕发出新活力,也为村民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,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工作。
沣东农博园是文旅带“旅游农业”景点之一。长安区斗门街道堰下张村村民张凤侠在这里工作,负责对农作物进行日常管护、养护。“这里上班离家近,既能照顾家人,每月还有3000多元的收入。”张凤侠说。
邓统利是沣河畔的丰京苑社区居民,随着文旅带旅游渐热,他发现身边邻居有的在景区做保安、保洁,有的摆摊做小买卖。据社区主任李周介绍,文旅带启动建设以来,村民人均收入每个月多了1000元。此外,文旅带还带动了周边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加速完善,西咸新区第二初级中学、沙河廊道生态湿地公园等一批高品质设施不断投入使用,让居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,日子越来越舒心。
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介绍,去年1月至今,“十里沣河”文旅带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以上,旅游综合收入超40亿元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围绕十里沣河沿线历史遗存进行深度研究挖掘,打造特色文化品牌,同时优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规划,努力将这里打造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。”杨仁华表示。
标签:
- 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很必要
- “双减”后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方面做“加法”?
- 处于生理活跃期且心理发展不成熟 高校开设公共卫生必修课很必要
- 价格低于相应蔬菜零售价 西安投放约1万吨政府储备蔬菜
- 深受年轻消费群体所青睐 国潮风商品成为年货新选择
知识
- 他把银行卡卖给骗子,“黑吃黑”“截胡”十万元
- “老司机”4S店试驾豪车 结果油门当刹车撞了
-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.34万个
- 发动巡河志愿者2万余名 “用心护好每一条河”
- 假客服的套路:伪装成大平台客服,层层布局引人上钩
人物
- 浙江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
-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.1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
- 抵返哈尔滨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
- 浙大紫金港校区已解封 有7337人有序离开该校区
- 2021年广东省第七届风筝锦标赛落幕
- 黑龙江讷河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目前讷河市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
- 【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】南头古城,搭建深港澳三地文化创意活动交流平台
- 重庆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推进至全市26个区县
- 四川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:立案审查调查省级政法机关干警58人
-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部门“云签约”长江大保护倡议书
- 古老长城重焕新生机
- 藏不住了!你同事里有许多“武林高手”……
- 浙江杭州2例无症状感染者系感染德尔塔变异株
- 喜马拉雅的深情和誓言
- 浪漫之城打造山海城一体新地标
- 让老年人更适应数字生活
- 内蒙古通辽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、1例无症状感染者
- 徐州无新增确诊病例 核酸检测55515人结果均为阴性
- 甘肃培树“农家巧娘”增技能:返乡创业掌勺又“掌柜”
-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
- 上海本轮疫情涉及闭环管理的医疗机构全面恢复门急诊
- 青年学生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 “社会疫苗”如何打?
-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当地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
- 江西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上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
- 中老铁路上会四国语言的列车长:用心维护中老友谊的桥梁
- 海南首次发现有环志的世界极危鸟种勺嘴鹬
- 一场“网络劝生者”和“网络劝死者”的战役
- 内蒙古通辽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各1例 轨迹公布
-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姚庆艳接受审查调查
- 宁夏4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已治愈出院
-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发现2名初筛阳性人员
- 生活在闹钟里的丈夫:自己迟一秒,渐冻症妻子就会多一分疼
- 辽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
- 11月28日16-24时,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
-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“需要关注”?现有防疫工具还有效吗?
- 黑龙江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
- 这辈子一定要去趟这个公园 在这里“有种爱叫放手”
- 那年今日 |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1月29日
- 寒潮预警!我国中东部迎大范围降温 黑龙江等地降幅可达12℃
-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和霾天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