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今热点:净化金融网络秩序需要多方发力

2023-03-23 08:29:31     来源:东方资讯


【资料图】

□吴学安

近日,王先生在某App上申请了30万元额度的贷款,但“客服”告知他,因“借款人账户信息不符”,贷款被冻结,需要提供银行卡卡号进行解冻。王先生输入卡号后,“客服”又以输入卡号错误为由要求他用App向指定账户转账支付6万元用以解冻贷款。幸运的是,期间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发现并戳穿了该骗局,避免了王先生6万元的损失。(3月16日《证券日报》)

据介绍,假冒App诈骗通常分三步:诈骗分子首先会将服务器设在国外,利用“伪基站”仿冒成官方号码,向用户发送包含注册链接的欺诈短信,然后引导用户点击短信中的链接,进而跳转到假冒App提供的引导下载页面;当用户下载App,诈骗分子就会通过贷前收取工本费、解冻费、保证金、担保金等方式进行诈骗。

随着大众消费需求的增长,金融类App的下载和使用量大幅提高,这也给一些假冒App的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。假冒App骗局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,众多互联网平台及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,没能逃过被仿冒的命运。随着互联网黑灰产业链的发展,假冒金融类App背后的黑灰产组织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过程中,逐渐呈现出了分工化、国际化的特点。

数字时代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,让消费者享受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同时,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净化金融网络秩序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,需要凝聚监管部门、消费者、市场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完成,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宣传,普及有关金融法律知识,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、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,另一方面,可以考虑由监管部门牵头,联合各大企业的力量组建专项治理小组,行业协会和通信部门共同参与,加强政企、警企合作,对假冒金融类App犯罪行为进行精准打击。

标签:

包装